秋高氣爽九月天

27 September 2010 抗癌養生蔬果汁
為了防癌抗癌,最近買了一台Vita-Mix食物調理機,它能將植物的表皮纖維、果核與種子打成糊狀,能在最短時間內擊打出植化素,避免蔬果汁氧化或過熱,以致飲用時,能攝取到全營養。過去一整個星期,我閱讀許多相關資料,也以身試法,以不同的速度、強度和時間,製作出不同口感的果汁。根據營養師的說法:新鮮果汁宜清晨空腹飲用,癌症病人每天下午五時空腹時再飲一次。飲用後約一小時才可以進食早、晚餐,以免胃液被稀釋,影響消化力。我擬出一份一星期自製蔬果汁食譜:(1)馬鈴薯鮮汁:蘋果、紅蘿蔔、新鮮馬鈴薯。(2)綜合蔬果汁:鳳梨、紅蘿蔔、蕃茄、甜菜根、藍莓、蔓越莓、奇異果、綜合堅果、亞麻籽、三寶粉。(3)防癌強身蔬果汁:蘋果、紅蘿蔔、蕃茄、甜菜根、青檸檬、玉米、葡萄柚、柳橙、乾紫菜、白芝麻。(4)青花椰鳳梨蔬果汁 :蘋果、鳳梨、青花椰菜苗、綜合堅果、亞麻籽(5)抗癌養生蔬果汁:蘋果、鳳梨、蕃茄、花椰菜、高麗菜。(6)生機蔬果汁:紅蘿蔔、蕃茄、甜菜根、玉米(或花椰菜)、西洋芹(或蘆筍)、嫩菠菜、綜合堅果、亞麻籽、枸杞、藍苺、奇異果(或蘋果、柳丁、黑葡萄)、卵磷脂、蜂花粉、綠藻。(7)鳳梨苦瓜汁:鳳梨、青檸檬、苦瓜、蜂蜜。促進細胞癌化的禍首之一就是自由基,能增強體內抗氧化物,清除對身體有害自由基的營養素有,維生素A(紅蘿蔔、菠菜、牛奶及橙黃色蔬果)、C(橙、檸檬、西柚、番石榴)、E(小麥胚芽、綠葉菜及芝麻)、十字花科蔬菜(西蘭花、芥蘭、椰菜等)、含硫物質(洋蔥、大蒜等)及硒(芹菜、椰菜、蕃茄、堅果類)。


22 September 2010 五仁月餅
自上週開始就收到不少國外的中秋節電子賀郵與簡訊,對新加坡人來說,這一天既不是公共假日,也不如中港台般,將中秋節視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。新加坡人如常上班、上課,教會的服事與彩排也如常。今年我收到四份中秋月餅,其中一份是《大中國餅家》生產的傳統豬油五仁月餅,是我的最愛。許多人聽聞我喜歡傳統豬油五仁月餅,都會皺起眉頭表示懷疑,或一臉的困惑不解(怎會喜歡這種高脂肪的五仁饀?)。吃五仁月餅,買迷你型的一口月餅最好,一口完整的咬下去,混著豬油、白酒、玫瑰糖、桔皮糖及雞蛋五種味道,濃郁香甜、口感醇厚;加上不少堅果類的原料(核桃仁、松子仁、南杏仁、瓜子仁、橄欖仁、麻仁、芝麻、花生米),香脆可口、香酥滑嫩,和著冬瓜蜜餞及糖桔餅的爽口滑潤、甜而不膩,還要趁滿嘴香氣四溢時,喝下一口綠茶(不同月餅配不同茶,五仁月餅配綠茶、蛋黃蓮蓉月餅配烏龍茶、雪糕月餅配伯爵茶、冰皮水果月餅配花茶),一口月餅一口茶,真可謂「天仙配」!儘管月餅是高糖高油,並不能列入健康食品中,但中秋節,月餅還是要吃地!(五仁月餅是各式月餅中最為著稱的,是因饀中有杏仁、核桃仁、花生仁、麻仁和瓜子仁而得名;時至今日的五仁月餅已超出這些饀料,因此有稱五仁是指福祿壽禧財)

21 September 2010 凡亞比
昨天早上香港天文台發出三號強風信號,接著又宣佈不排除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,估計颱風「凡亞比」將會於晚間在香港以北約一百公里內掠過,風力將進一步增強,並有狂風大雨。我擔心颱風吹襲無法出門,因此提早乘搭機場快線抵達第二航站;因著風力增強,我在候機室滯留超過7個小時以後才成功起飛。離港時仍有許多航班被迫取消、出現延誤或緊急迫降的情況,至於航班何時恢復正常,不得而知。據報導,漳州已超過26萬人受災,一百間房屋倒塌,一萬公頃農作物受災;強颱風也給廣東陽春市帶來特大暴雨,全市16萬人受災。而台灣南部多處暴雨,部份地區水淹過人頭,造成台灣鐵公路、高鐵及航班多數取消,全台40多處道路橋梁中斷。高雄屏東受創最重,台鐵橋頭站場淹水,高屏聯絡橋梁只剩高屏大橋及高速公路。農委會初估,「凡亞比」颱風造成全台農業損失達1億981萬元新台幣。祈禱主佑中國大陸、台灣與香港,能幸免於更大的災害。

19 September 2010 神隱藏的計劃
我的學長陳康博士(Philip Chan)今天接受按立成為牧師。上台述志時,他特別提及在交通極為不便的60年代,有兩位孿生姐妹,每星期不辭勞苦,從香港乘搭巴士到元朗教導他彈奏鋼琴;另一位姐妹,每星期舟車勞頓到元朗教導他領詩,給予他指揮的啟蒙教育。這些恆心又默默付出的姐妹,來自香港浸信教會(以下簡稱「堅浸」)。Philip後來取得鋼琴演奏學士,接著又到美國取得教會音樂碩士、合唱指揮博士和崇拜學博士。立志成為傳道人的Philip,在「聖樂傳道」觀念還沒有建立的年代畢業回港,自是未能在教會全職事奉。回港三年後他開始在浸信會神學院執教,一教便18年,期間有12年的時間在「堅浸」擔任部份時間聖樂傳道。Philip一直沒有忘記作傳道的召命,兩年前終卸下神學教育,成為全職聖樂傳道。Philip在20年前向神回應願作全職傳道人,經過迂迴的20年終如願以償。60年代的三位姐妹並不知道她們的堅持,將成就一個卓越非凡的音樂家;「堅浸」並不知道他們109年以來對上帝的堅持,將成就一個對「堅浸」忠心值守的牧者;Philip多年來的順服與知足,或許並不知道這樣的堅持,能讓上帝成就一個理論與實踐兼具的學者。原來我們要在「不知道」的時候就「堅持」,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仰望、順服和跟隨。


18 September 2010 金鐘
把手邊的事務完成時已近下午一點鐘,原想隨便吃個簡餐就好,因為下午三點和五點半還有餐約。可是沿著自動扶梯往下走,卻意外發現有家店張掛著王祿江以及多名港台藝人的採訪,走近一看,原來是蔡瀾大力推薦的《蘭芳園》,雀躍萬分,尤其店家還保留開業五十多年的舊式餐廳模樣;嘗了遠近馳名的絲襪奶茶和金牌豬扒包,懷舊情懷湧現心頭。過後路經有六十年經驗的《杏花樓》,又順便吃了我的最愛--薑汁撞奶;香港人好像很喜歡,剛才喝撞得滑」的絲襪奶茶,現在又吃「撞奶」。今天的第二個驚喜是在金鐘太古廣場的《Cova》巧遇連戰和夫人連方瑀,兩老稍顯老態龍鍾卻龍姿鳳采。晚上和校友在《北京樓》聚餐,那是一個可以引發基督教崇拜神學課題探討的餐廳--用餐環境既顯奢華又有家的溫暖、以北京的餐飲(混和漢、滿、蒙、回等烹調技巧,並繼承明清宮廷菜肴特色,以濃味為主再帶點酸辣,花色繁多、調味精美又雍容華貴。名菜如北京填鴨、松鼠黃魚、富貴雞、宮爆明蝦球等)搭配美國現代大都市的氛圍、用西方餐具享用中華料理、服務生一身西裝筆挺取代旗袍與中山裝。《北京樓》屬美心集團旗下的中菜分店,是享負盛名的高級食府。美心中菜憑藉高超廚藝及優美舒適餐飲環境,多次奪得「香港最佳食府」、「香港國際美食大獎」、「美食之最大賞」、「新人至愛酒樓婚宴服務大賞」及「新人至愛酒樓婚宴美食大賞」等。



17 September 2010 蘇豪區(SOHO)
為了就近香港浸信教會,我入住位在半山的宏基國際賓館。從酒店步行5分鐘,有條總長800公尺、連接半山至中環的自動扶梯,是全世界最長的戶外有蓋自動扶梯,搭完全程需20分鐘,期間還可以隨意進出其他街道。中環的人氣必遊處有蘭桂坊、蘇豪區和國際金融中心商場,延伸順遊的有太平山、赤柱和海洋公園。我個人喜歡充滿異國風情的蘇豪區,這裡大概有30多家各國風味餐館,包括:美國菜、土耳其菜、歐州菜、法國菜、健康式西餐、木燻菜、西餐廳、俄羅斯菜、東歐菜、地中海菜、意大利菜、奧地利菜等等。由於很多「西人」居住在這區,故店家都搞得很洋派。我午餐就在連續三年被香港《Tatler》雜誌評選為香港最佳餐廳之一的《Nepal Nepalese Cuisine》享用尼泊爾咖哩羊肉飯,晚餐在菜式選擇多元化(英式、意式、法式、地中海式)的《Allora wine & grill》享用煙燻鴨胸、凱撒沙拉、提拉米蘇及焦糖燉蛋(Crème Brûlée)。乘搭自動扶梯走回酒店,一路上除了餐廳、時尚咖啡廳、還有多間品味酒廊,每一家都座無虛席。(《蘇豪區》這個名稱源於英國倫敦一個性質類似的蘇豪區,也因為這區在中環的荷李活道南邊(South of Hollywood Road),所以經常活躍於這區的「西人」特意抽出So及Ho而得名)

16 September 2010 奏鳴曲(Sonata)
每一次飛美聯航空都會爭扎,因這意味著我又將徹夜不眠,好保證能在天亮以前從容抵達機場。在這寂靜的夜晚,腦海裡不禁又浮現出,在這一個月裡卸下人生舞台的人。生命是如此無常,所幸的是,生命真正的意義不在乎長短乃在於生命的內容。生老病死是不變的定律,就像奏鳴曲的音樂形式一樣,必然得經過主題提示部(Exposition)、展開部(Development)及主題再現部(Recapitulation);奏鳴曲形式由海頓完成,莫札特則表現了它的優美流暢,貝多芬再加以發揚光大。因此,我們除了得堅定的彈完我們人生的奏鳴曲,還要透過本身的詮釋使曲子得以發光。再說,奏鳴曲一般有四個樂章:第一樂章為快板(Allegro),第二樂章為慢板(Adagio),第三樂章為小步舞曲(menuetto)或詼諧曲(Scherzo),第四樂章為迴旋曲(Rondo)。人生也是如此,由不同的節奏、旋律、結構、曲式、音色、調性所組成,如何理解、詮釋與彈奏則需仰賴從神而來的智慧。

14 September 2010 關於死亡
當人走到絕境時,會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想法出現,包括覺得活著是一種沉重。我相信曾和死亡正面交鋒過的人,不管是親歷死亡的威脅,還是親眼看著所愛的人從生命中離席,身經親情的遺棄和情感的失落的人,或許更能透徹理解活著與死亡的意義。我常想,害怕死亡的人,或許是對於生死懂得太少才會害怕。大部份人不是病死就是意外死,如果能毫無留戀、沒有牽掛與羈絆的死去,或許還可以坦然的面對死亡隨時降臨。自婉婷生病以來,我越發覺得活著不是一個人的事;加上這些年陸續有不少人從我生命中離席,讓我對死亡有了重新的認識。這些離席的人成就了我心靈的和好,也成就了永恆不滅的愛,讓我學會珍惜與寬恕。關於死亡,我不一定全然明白,但,我知道我可以坦然見主面。

8 September 2010 錐心之痛
許多年以前,有個患有頸椎疾病的朋友,為了幫助我深入了解肉身與心靈的錐心刺骨之痛,以及痛的啟示與哲學分析,特地從台北郵寄一本相關書籍給我。這本書已失踪多年,大概遇到比我更懂得愛惜她的人,所以選擇留住在別人家。書中道出因病痛導致的錐心刺骨之痛可分為皮肉與心理兩個層面,兩者都有可能剝奪病患活下去的勇氣,間接導致家人承受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。臨床心理學家、臨終關懷專家、疼痛治療師皆持有專業知識與經驗,可以幫助病患減輕疼痛和撫慰他們的情緒,可是我堅信親人的關愛才是良策。人類是群居動物,沒有人會自願變成一座孤島,被摯愛的親人遺忘甚或遺棄。Norbert Elias(1897-1990)的其中一本主要著作《臨終者的孤寂》,雖然是一本小書,但文中卻有很好的提醒:生理治療能挽救臨終者的性命,但心理上的關愛才能讓臨終者感到更溫暖。任何生命,包括我們所愛的人和自己的生命,都終會結束;我常預想自己如何老去和如何死去,這樣的思想演習可以預備自己泰然的迎接這一天的降臨,縱使我也會慢慢變成一座孤島。